- 【第四届科技节暨第七届星星节系列活动2】科学实验“听风者的揭秘“””
- 发布时间:2023/10/16 17:55:00 点击:220
“滴嗒 嗒滴滴滴 嗒滴嗒滴”(ABC)
“滴滴滴 滴 滴滴滴”(SES)
“滴滴滴 嗒 滴滴嗒 嗒滴滴 滴 嗒滴 嗒”(Student)
2023年10月16日,历史的通讯声“莫尔斯电码”正回响在上实东滩科技节小学部高年级的课堂中。
在人们还未发明手机电脑这类传播信息的工具前,有长达几十年的时间里,我们的祖祖辈辈都是使用莫尔斯电码进行通讯的。同学们通过上海电信教育中心老师们的讲解,了解了莫尔斯电码的发明历程:发明家塞缪尔·莫尔斯原本是一位声望颇高的画家,而他会研究电报是因为在游轮上的一个巧遇,一位医生的“电磁”魔术表演引发了他对电流的思考、好奇和探索。最终通过十多个春秋的研究,“莫尔斯电码”成功发明了!
而“莫尔斯电码”对于上海也更具历史意义,因为上海是中国电信业的起源地:从1871年我国大陆地区开通的首条电报水线就在上海;1881年上海电报局成立;1930年真如国际电台竣工,这是我国自行建立起的第一个国际电台。在解放前的大半个世纪里,上海战火频仍、政权交替,风云变幻遂成为那个时代的底色和基调,即使在这样的年代,上海仍旧坚守着对外联络窗口为我军指挥提供了重要保障,而中国民族电信业也在艰难困顿中拔锚起航。这一段历史征程,在上实科技节的课堂里口耳相传历久弥新!
只了解历史和学习通讯科技知识,当然不能称作为完整的科技课程。上海电信教育中心的老师们带领同学们一起动手制作了“双线高级电报机”,从一个个单一的零件到变成可是真实可以发出“滴”“嗒”——“通”“断”和“长短”信号声的电报机,虽然过程有些困难,但完成后很有成就感。最后同学们还对26个字母和1-10数字的电码本进行了学习。
当同学们使用自己制作的电报机发出“莫尔斯电码”时,这不仅仅是一声声讯息,而是现代和历史的交汇、是同学们用先辈们的通讯方式在诉说对于革命先烈的致敬和感激!
文/中国电信教育中心
图/中国电信教育中心
审/王秋颖